close
最近和牛B開始探索期, 所以鍾意啜手指~
 
流晒口水不特止, 仲啜到"著著"聲, 好似非常惹味咁以~
 
所以我都決定揀啲牙膠俾和牛B吔咬,而蕉牙咬牙膠睇落都好幾唔錯~
 
於是, 我行勻Aeon, 一田都唔見有!!
 
最後我去左Mannings Baby, 終於俾我搵到!! ~
 
~
 
二話不說即刻俾錢, 返到屋企當然即刻開封~
 
呢隻蕉只需用玩具清潔液洗乾淨就用得, 咁用之前我都會浸一浸熱水先俾和牛B吔~
 
清潔方面, 佢係唔需要放入蒸爐都烚嘅~
 
不過好可惜, 暫時和牛B唔知係咪唔識吔~
 
 
成日有D反胃樣出左黎...要慢慢教佢, 俾D時間佢學下點樣吔蕉先得了~~~
 

掌握要訣‧引導嬰兒口腔期發展 (copy from website)

根據理論,嬰兒期的一開始是口腔期,這也是為什麼每個寶寶總是把東西往口裡放,習慣先用嘴巴認識自己身體和探索世界。然而,新手父母更想了解:口腔期其他可能行為?該注意什麼?如何預防和應變處理狀況?這是否對寶寶的未來大有影響?

根據佛洛伊德(Freud)的人格發展理論,將人生分為多個發展時期;其中為許多人熟知的「嬰兒口腔期」為0~2歲左右。在這段期間,寶寶主要的探索工具就是「嘴巴」,藉由口腔的任何動作,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,進而促使身心的完整發展。

口腔期的簡要進程

從胎兒一出世,本能地哇哇大哭,嘴巴和鼻子大口大口地呼吸著空氣,似乎一開始,就有了口腔的相關行為與反應。耕莘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賴怡如表示,隨著時間推進,寶寶通常都會逐步往不同階段的方向發展,速度有快有慢,因人而異,建議父母無需過於心急。

3個月前:尋乳

新生兒時期,當寶寶的臉頰或嘴角被觸碰時,會產生自然的「尋乳反射」動作,或是本能地會尋找周邊可以啃咬的物品(如包巾等),這可說是最初明顯的口腔動作。

哺餵母乳,是對寶寶最佳的口腔刺激。賴怡如治療師說明,藉由吸吮乳汁飽滿的乳房,除了能補充所需營養,更能「滿足」寶寶此時的「口腹之慾」。

3個月:嘴巴閉合

寶寶因為要喝奶,所以自然學會吸吮的動作。賴怡如治療師表示,大約在3個月大左右,當不喝奶時,寶寶的嘴巴較能呈現閉合的狀態。

4~9個月:舌頭活動

賴怡如治療師表示,寶寶4~6個月大前後,口腔的發展進展到舌頭和臉頰部分。大約在4個月之後,寶寶舌頭能夠上下活動;6個月大時,舌頭能夠左右轉動;8~9個月左右,舌頭能夠左右移動。這些動作,與寶寶的「咀嚼」息息相關,而這項功能大約在1歲左右發展完備。

6個月~2歲:下巴開合狀態

寶寶6個月大,下巴的發展狀態比較穩定;7~8個月左右,寶寶下巴能做些半開合動作,且知道如何收下巴,因此父母可慢慢地讓寶寶練習使用鴨嘴杯喝水;到了1歲半~2歲,再開始使用一般的杯子練習。

手眼協調對口腔期的幫助

寶寶3個月大後,口腔敏感度高,會自動地出現吸吮手指、腳趾的狀況,這是他們認識自己身體的方式,更是口腔期重要的特徵之一。針對此,賴怡如治療師表示,想要進階到如此發展,代表寶寶必須先具備手眼協調的能力。

一旦手眼協調能力養成,建議父母可多加運用此項特質,增加相關刺激,促進發展進程。如:讓寶寶眼睛能看到、注意到感興趣的物品(如安全玩具),然後會持續注視,並且進一步以手去拿取或碰觸,再放入口中探索。唯父母需跟在身旁,隨時注意狀況以應變。

2因素‧進展速度有差異

或許不少父母想問:不同氣質或不同生長速度的寶寶,口腔期的狀況是否也會大不同呢?針對此,賴怡如治療師表示,氣質個性與發展並無直接關係;但不同的生長速度,主要與嬰幼兒能力發展的先後順序有關,有的會按一般歷程、循序漸進養成每項能力,有的受到某些因素影響,寶寶不一定都會經歷到每個階段,自然也可能會出現缺乏某種能力的情況。

1 環境因素

父母給予的某些外在環境因素,在嬰幼兒長時間接觸下,自然會以此為準則,進而養成能力與習慣。因此,賴怡如治療師提醒,父母應提供全面的環境,不要因為疼愛而省略該有的嘗試(如擔心寶寶咬不動或吸收不佳,多給予流質食物);剛開始還可以,長久下來會讓寶寶養成習慣,反而可能不易學會咀嚼的完整能力。

2 人為因素

嬰幼兒猶如海綿和白紙,父母的態度和行為,都可能會忠實地反應在寶寶身上。賴怡如治療師表示,以寶寶邁入副食品階段為例,最理想的狀態是每項食材都應均衡嘗試,如果父母有意無意地表現出負面態度(如皺眉表情),寶寶都能夠從中感覺到這是不友善的,因而想避開,如此便少了某些口腔刺激,對發展或多或少有影響(如偏食,可能影響日後發育)。

食物的階段安排與建議

隨著嬰幼兒口腔內部的發展,父母需要給予的食物種類也應有所不同。賴怡如治療師建議,應根據不同階段,餵食寶寶合適的副食品;如果低於此階段層次的(如該吃半固體,卻仍繼續吃流質物質),就會使口腔刺激少,可能影響發展。

1.未長出乳牙前: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,是重要的營養來源。

2.開始長牙後:大約6個月左右,寶寶表現出更明顯啃咬的欲望。此時正值副食品階段,父母可循序漸進、適時給予「流質→半固體→固體」等食物型態,讓寶寶慢慢適應階段性的刺激,強化口腔的咀嚼能力。

【小提醒】

原味或清淡食物為佳:就算是給予點心,也請以口味很淡的米餅為優先,避免跟著大人一起吃零食,以免讓寶寶養成重口味或偏食的飲食習慣。

營造用餐環境:父母應嚴格規定用餐時間、場所、工具等等,並和寶寶一起用餐,如此不但有助於寶寶受到完整的口腔刺激,也能幫助養成良好習慣。

2個小遊戲‧促進口部發展

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的嬰幼兒,對任何事物常面露好奇心。因此,賴怡如治療師建議,父母可多善用此項特質,在家以趣味的小遊戲,給予溫和的口腔刺激,一步步引導寶寶往好的方向發展。

Game 1:啃咬訓練

坊間有許多專為嬰幼兒設計的固齒器,選擇合適口徑、牙齒大小、軟硬適中、材質安全的器具,能讓寶寶輕鬆啃咬,有助於牙床的按摩,也比較衛生、較不會造成傷害。

此外,賴怡如治療師也提出另一個方式,即以薄紗布包裹有味道且略有硬度的食物(如較軟的芭樂),讓寶寶練習啃咬,由大人拿著或寶寶自行拿取(大人在旁邊看)皆可,也別有樂趣。

Game 2:咀嚼訓練

賴怡如治療師表示,父母可將白吐司切成條狀,然後以烤箱烤酥;烤過的白吐司略有味道,也不會太硬,正好適合剛長牙沒多久的寶寶,練習啃咬和咀嚼的動作。

3事宜‧安全引導寶寶口腔期發展

好動又好奇心重的寶寶,隨時都可能東抓西抓,把東西放入口中,有時候連父母都難以招架與應付;不想限制發展,但又擔心安全與健康,怎麼辦?賴怡如治療師提出以下安全相關事宜,提供父母做為參考。

1 周遭環境

@內:最基本的,與寶寶有關的周遭環境,切勿堆積或散落危險物品,一定要保持乾淨、安全和無死角,以減少寶寶受傷的機會。

2 保持關注

嬰幼兒尚未有成熟的自我行為能力,父母必須隨侍在側關注著;一有狀況,才能即時反應與應變,將傷害降至最低。就算家中同時有大孩子和小寶寶,父母也不要過於放心而忽略。

賴怡如治療師舉例,以往曾發生弟弟啃著通樂瓶子上的蓋子,姊姊認為他想打開而幫忙,結果弟弟順勢喝下去,造成喉嚨灼傷。除了關注外,也提醒父母,需事先了解寶寶的啃咬物如果被咬開後,裡面的物質是否會帶來傷害。

3 危急應變

除了平日多留意外,父母是否具備危急應變能力,更是重要。賴怡如治療師表示,哽塞是最常發生的狀況,而哈姆立克法是最佳的急救方式,建議父母應該學會較佳,以備不時之需。

「奶嘴」對口腔期的影響

奶嘴,是許多父母的育兒好幫手,能幫助安撫寶寶的情緒。然而,賴怡如治療師表示,這只是暫時性的滿足,如果使用奶嘴太久,除了讓寶寶產生依賴感而難以戒除外,還可能影響未來齒列的發展。

賴怡如治療師建議,最晚在寶寶2歲後,就應慢慢減少使用奶嘴的頻率;如果擔心難以戒除,可多管齊下,一方面跟孩子慢慢溝通,一方面適時給予替代用品(小餅乾或多陪伴),以轉移對奶嘴的注意力。

當寶寶不受控制亂咬亂吃,怎麼辦?

賴怡如治療師認為,寶寶的啃咬動作,不只是單純的滿足,還可能會有其背後的意義。因此,當發現寶寶不受控制的行為時,父母務必先瞭解當時的背景狀況,以給予合適的裁定和解決。例如:如果小小孩咬大小孩,父母應立即指正其行為,說明原因,並給小小孩看大小孩的傷口,提醒他,讓他了解到事情的對錯標準與嚴重性。

 
 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歡迎聯絡我&和牛B: chungying56@hotmail.com
Facebook專頁和牛B嘅成長專頁

Instagramwagyubmami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姊妹合作**Precious M accessories**
利用剩餘、過期的母乳,自己動手做屬於自己的首飾,母乳媽媽給自己的小獎勵,做法簡單自己都做得到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和牛B 口腔期發展 牙膠
    全站熱搜

    和牛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